【新冠肺炎】疫情下港人運動減少 逾3成男女分別平均增重4.2及3.6公斤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20/12/21 13:14

最後更新: 2020/12/22 00:25

分享:

分享:

香港防癌會調查發現,近7成受訪者疫情下的生活及運動習慣均有改變,疫情嚴重時近4成人更零運動。(陳國峰攝)

新冠肺炎疫情肆虐,社交距離措施隨著疫情反覆而多次收緊再放寬,對港人生活有具大影響。有組織調查發現,近7成受訪者疫情下的生活及運動習慣均有改變,疫情嚴重時,更有近半人減少運動,當中近4成人更零運動,逾3成人最高體重較疫情前平均增加3.6公斤;組織提醒市民抗疫時都要勤運動並控制飲食,以減患癌風險。

香港防癌會於今年11月13日至27日調查於抗疫「新常態」下港人飲食及運動習慣轉變與致癌風險」,共訪問1,094人,結果顯示分別有68%及67%受訪者因疫情改變運動及飲食習慣。

疫情嚴重時(如今年4至5月或7至8月),47%受訪者減少運動。減少運動的受訪者中,每星期平均只運動0.8日,較疫情前平均每星期運動2日減少60%,當中38%更沒有運動,主要因素包括為免受感染減少外出,佔81%及缺乏運動地方,佔45%。

即使至疫情緩和時(如今年10至11月中),雖然有53%受訪者表示有回復疫情前的運動習慣,亦有32%受訪者表示有增加運動量,然而仍有15%受訪者在疫情緩和時仍減少運動。有一半受訪者均指需要減肥是增加運動的主要原因,其次為運動場所重開,佔46%,及不知疫情何時再爆發,把握機會運動,佔43%。

至於疫情緩和時仍減少運動的受訪者表示,原因是爲免受感染,佔44%,或很久沒有做運動,提不起勁,佔38%。

飲食方面,有64%受訪者於疫情下增加外賣次數,35%避免外出增加在網上購買食材,主要購買凍肉。另外,有75%受訪者表示疫情嚴重時應多留在家,疫情緩和應約朋友見面聚餐/外出用膳;有9%受訪者表示在疫情緩和便「報復式」外出用餐,及有24%受訪者外出用餐進食份量較平常多。

調查又發現,在運動量及飲食習慣改變下,有逾3成受訪者最高體重較疫情前增加,其中有31%男性平均增4.2公斤;而35%女性則平均增3.6公斤。

香港防癌會癌症教育小組委員會主席廖敬賢坦言對調查內容感驚訝,尤其對於受訪者體重增加,

別小看4.2公斤、3.6公斤,減一、兩磅都不是易事,反映出少做運動及增加外賣、外出用膳下的影響。

他指,疫情已歷時一年,港人於疫情緩和時與親友相聚無可厚非,惟亦應平衡不同行為帶來的致癌風險,又引述有研究指,經常保持靜態行為會增加82%因癌症致死的風險,而根據世界衞生組織,有21至25%患乳癌及結腸癌是因缺乏運動所致。

他建議,市民每星期應最少做150至300分鐘中度至強度運動,「一星期5天用30分鐘時間到公園散步至出現微汗已可以」、而在家工作期間,可多站立、走動及做抬腿運動;至於飲食方面,他建議每日攝取少於73克紅肉,可改吃海鮮及蔬菜,及減少進食加工肉類。

【TOPick 6 周年】壓軸大獎送6部iPhone12(128GB):https://bit.ly/36yXkmI

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/出現地點,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:https://bit.ly/2JdOaiS

記者:洪芷晴